西窗共剪烛,何时续前缘?
何当共剪西窗烛下一句:却话巴山夜雨时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唐诗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珠之一。而在唐诗的浩瀚海洋中,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以其深情细腻、意境悠远而备受推崇。尤其是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更是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句,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对未来团聚的美好期盼。
《夜雨寄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的背景是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巴山夜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
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这句诗的字面意思。在古代,蜡烛是常见的照明工具,但蜡烛的燃烧时间有限,且烛芯容易烧焦,影响亮度。因此,人们需要定期将烛芯剪掉,以保持蜡烛的持续燃烧。这就是“剪烛”一词的由来。而“西窗”则是指房间西侧的窗户,通常与夜晚的宁静和思念之情联系在一起。因此,“何当共剪西窗烛”可以理解为“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在西窗下秉烛长谈”。而“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是对前面情感的延续和深化,意思是“那时候再聊起今宵巴山的雨”。
然而,这句诗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它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从情感层面来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在异乡巴蜀的孤独夜晚,诗人独自面对绵绵秋雨,心中充满了对妻子的思念和牵挂。他渴望能够与妻子团聚,一起在西窗下秉烛长谈,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这种情感是真挚而深沉的,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一种永恒的情感纽带。
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团聚时刻的期盼与渴望。在异乡的孤独和思念中,诗人并没有沉沦和绝望,而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够与妻子团聚,一起回忆这段异乡的时光,共同分享那份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对未来的期盼和渴望,使得这句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除了情感层面的表达外,这句诗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生中的离别和思念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心中的愿望。这种哲理的启示,使得这句诗具有了更加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此外,这句诗的艺术特色也是不容忽视的。它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它还通过对比和呼应的手法,使得全诗的结构更加紧凑、意境更加深远。例如,“巴山夜雨”这一意象在诗中多次出现,既营造了浓郁的思乡氛围,又形成了前后呼应的结构美。而“共剪西窗烛”和“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则通过对比和呼应的手法,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形成了全诗的高潮部分。
在后世的影响方面,这句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后人广泛引用和传颂。同时,它也启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成为了他们表达思念之情和期盼团聚的美好愿望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诗仍然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同时,它也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信念。
综上所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句诗以其深情细腻、意境悠远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句。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和对未来团聚时刻的期盼与渴望;同时,它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启示意义;在后世的影响方面,这句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这句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让它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带着对这句诗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信仰。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面临何种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心中的愿望。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当我们再次相聚时,一起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上一篇: 李晟张睿曾做客的热门节目大盘点!
- 下一篇: 超女历届冠军是谁?
-
解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含义资讯攻略11-17
-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情深缘浅,为何她与书生难续前缘?资讯攻略12-03
-
腾讯视频:轻松几步,教你关闭烦人的自动续费!资讯攻略11-06
-
如何取消QQ超级会员的自动续费功能?资讯攻略11-06
-
腾讯视频如何取消自动续费功能?资讯攻略11-22
-
如何关闭QQ黄钻的自动续费功能?资讯攻略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