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七夕巧果巧食有哪些?

七夕巧果巧食有哪些?

2024-11-29 17:32:10

七夕巧果巧食:传统与爱情甜蜜交融

七夕巧果巧食有哪些? 1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源自古代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星宿崇拜。这个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会在这一天通过喜鹊搭建的鹊桥相会,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在这个浪漫的节日里,巧果作为一种传统的美食,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爱情的美好祈愿,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巧果的历史与传说

巧果,又称乞巧果子,作为七夕节的传统食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甚至更早。据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小巧的姑娘,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于是每年七夕之夜,她都会精心制作各种小巧精致的点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织女能在天上相见。她的诚心感动了当地的土地公,土地公将此事汇报到了天庭。虽然玉帝碍于天规无法赦免牛郎织女,但他非常感谢小巧的心意,于是令月老牵线,促成小巧的美满姻缘。从此,小巧和意中人相守一生,夫妻不离不弃,和和美美,受到众人羡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学习,在每年的七夕制作形状各异的小点心,祈求姻缘美满,幸福一生。这种点心后来被称为“巧果”,并流传至今。

另一种说法是,七夕做饼如手指与口舌状,名曰“巧食”,妇女、儿童用五彩线缕贯“巧食”抛掷屋背,寓意让喜鹊衔去搭桥,夜渡牛郎、织女过银河相会。此外,巧果还被传说是七仙女洒的泪,给宝宝们戴上,女孩子会心灵手巧,越来越漂亮。

巧果的制作与种类

巧果的制作材料多为面粉、糖、油及少量香料,经过揉面、造型、烘烤等工序而成,口感酥脆香甜,深受人们喜爱。制作巧果的第一步是发面,面一定要硬一点,这样有利于造型和脱模。接着,将小剂子放在模具中,用手掌压实,多余的部分用剪刀剪掉,再整理平滑。然后,手握模具一端翻转,轻轻用力磕一下,巧果就出来了。最后,将巧果放入烤箱中,以180度中层烤20分钟左右,直至上色即可。如果是用平底锅或电饼铛,则将花纹面向下盖上盖子烙,直至两面都起黄壳,熟透为止。

巧果的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花果虫鱼,栩栩如生;有的则简单质朴,但同样蕴含着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常见的巧果有剪刀、梨、茄、瓜、小鸡、小猪、狮子、金鱼、蛙、蟹、虾等各种模样。有些还会点染成七种颜色,用长线穿成串,尾端系上花布,挂于壁间作为装饰或零食。这些精美的巧果不仅展现了制作者的巧艺,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巧果的文化寓意

巧果在七夕节的文化寓意丰富多样,既包含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 祈求巧艺:在古代社会,女性多以针线女红为生活技能,能够拥有一双巧手,不仅是生活能力的体现,更是婚姻幸福的重要保障。因此,吃巧果便成了女性祈求自己或女儿将来能够心灵手巧、精通女红的一种方式。

2. 祈求爱情美满: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赋予了七夕节浓厚的爱情色彩。吃巧果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这对跨越银河的恋人,希望自己的爱情也能像他们一样,虽经历磨难却终得圆满。因此,巧果也成为了情侣间传递爱意、表达情深的信物。

3. 祈福家庭幸福:七夕节不仅是情侣的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在这一天,全家人围坐一起品尝巧果,共享天伦之乐,寓意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巧果的甜蜜口感,更是为这份幸福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甜蜜。

4. 传承文化习俗:吃巧果作为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通过这一习俗的传承,不仅能让年轻一代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七夕节的其他传统食品

除了巧果之外,七夕节还有其他多种传统食品,这些食品同样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1. 花瓜:七夕时节正是瓜果盛产的时候,手巧的女子会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用来拜织女、待客等。这样的瓜果被赋予了一个浪漫的名字——花瓜。在七夕节吃了这样的花瓜,可能会沾染到别人的巧思,让自己也变得灵慧起来。

2. 巧酥:是非常受欢迎的糕点小吃。在七夕节的时候,很多糕点铺子都会制作牛郎、织女人型形象的酥糖,用油酥面包上豆沙馅、五仁馅、蛋黄馅、水果馅、香肠馅等烤制而成,称之为巧酥或巧人。售卖的时候称为“送巧”,十分讨巧,很适合七夕节食用。

3. 五子:拜织女是七夕节少女妇女最大的活动,为织女准备的贡品中,五子是不可缺少的。五子指的是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这五种寓意吉祥的食材。在七夕当天,少女妇女们会提着五子和其他贡品去拜织女,默默祷告乞盼儿子、乞盼长寿、乞盼美丽或者乞盼爱情。

4. 巧巧饭:也叫乞巧饭、公饭,是山东鄄城、曹县一带少女七月初七的节日食俗。在七夕当天,少女们会带上炊具和食材,成群结队到野外野炊,一般是包饺子。她们会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结束后,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这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巧芽面:在我国广东地区,七月初七还会吃巧芽面。吃了巧芽面,爱情就会发芽。巧芽面的主料是豆芽和面条。做巧芽的豆芽要提前一个星期发好,然后等豆芽长到2-3厘米的时候就可以了。将绿豆芽和肉丝一起炒,再加水煮沸,放入调味料做成豆芽汤。面条煮好后抓到碗里,将豆芽汤浇上即可食用。巧芽面清爽又美味,顺滑又爽口,不仅寓意美好的爱情发芽,面条细又长还寓意七夕节吃面条家人心连心。

6. 蚕豆:谐音“缠豆”,分豆结缘,是福建沿海地区七夕节特有的习俗。到了七夕这天,正在热恋中的男女会同吃一把蚕豆,寓意把好事紧紧的缠住,永不分离。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之间也会互相分食蚕豆。吃完蚕豆以后就不会吵架,之前的积怨也随之烟消云散。七夕节吃蚕豆不仅仅局限于情侣之间的互动,还是对于节日的一种美好祝愿,希望生活和和美美,没有争吵,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贵的传统。

结语

七夕节与巧果的结合,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节日里,品尝巧果的甜蜜,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同时向织女祈愿: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每个人的生活都如巧果般甜蜜幸福。通过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习俗,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让这一美好节日得以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相关下载